受价市场#

在受价市场中,商品的市场价格由市场供给和需求所决定,企业自身无法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企业将市场价格视为外生给定的变量,并根据市场价格来决定自身的生产决策。消费者则根据市场价格来决定购买的数量。

在本部分,我们假设企业都是同质的,即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同的成本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分析企业在短期和长期内的生产决策。

在短期,市场内的企业数量不会发生变化,企业面临着现有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的限制,需要根据市场价格和成本来决定生产量,以实现最大化的利润。企业的最优产量满足 \(P = MC(Q^*)\), 并且收入至少覆盖可变成本。

在长期,市场内企业数量可以动态调整,从而影响商品的价格。这表明市场价格是内生决定的,但但对于每个企业来说,价格仍然是一个外生变量。长期均衡意味着没有任何企业有动机进入或退出市场,也就是企业获得零利润——总收入等于总成本,即企业获得正常利润。基于此条件,我们可以得出在长期市场价格等于企业平均成本的最小值,\(P^* = min(AC)\)。此时,企业的最佳产量满足 \(P^* = MC(Q^*)\),并且等于平均成本最低点所对应的产量。

市场需求曲线和企业所面对的需求曲线#

图95所示,市场的需求曲线满足需求定律,向右下方倾斜,市场的供需决定了商品的市场价格。在受价市场,企业将市场价格视为外生给定,所以受价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为在市场价格下的一条水平线。

企业的总收益曲线为(\(R = PQ\))为一条直线,斜率等于商品的市场价格,相应的,企业的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等于商品的市场价格,也即边际收益线(MR),平均收益线(AR)和需求曲线(D)三线合一。

\[MR(Q) = AR(Q) = P\]
../../_images/L5-price-taking-firm-3pic.png

Fig. 95 受价市场:商品的市场价格由市场供需所决定;给定市场价格,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为水平线;企业的总收益曲线为直线,斜率等于商品的市场价格。#

企业的最优生产决策#

在任何市场结构下,企业的最优生产决策都满足 \(MR(Q^*)=MC(Q^*)\)。在受价市场,企业的边际收益等于外生给定的产品市场价格,即\(MR(Q^*)=P\),所以企业的最优产量满足:

\[P = MC(Q^*)\]

受价企业通过调整产量以使其边际成本等于商品的市场价格 —— 最优产量只受到自身成本结构的约束。换言之,给定产品的市场价格,企业的最优产量由MC曲线决定。

图%s所示,最优产量 \(Q^*\)为企业的边际成本线上升阶段和价格线的交点。在交点\(Q_0\)处,虽然也满足\(P = MC\), 但是因为其处于\(MC\)的下降阶段,增产会带来利润的增加,所以,企业的最优选择一定会处于\(MC\)的上升阶段。

此外,企业的最优产量还需要满足 \(P\geq AVC(Q^*)\) , 即总收入可以覆盖总可变成本(\(R\geq VC(Q^*)\))。在短期,固定成本不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当 \(P<AVC(Q^*)\)时,企业生产的越多,亏损的越多,除非预期市场会转好,且复工的成本很高,否则企业会选择停产,以避免损失。在长期,所有成本都是可变成本,\(AC=AVC\),若 \(P<AC(Q^*)\),企业不会选择进入市场。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从短期与长期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受价市场的均衡条件。在分析中,关注企业的单一期决策。

../../_images/L5-price-taking-firm-equ.png

Fig. 96 受价企业的最优产量,\(Q^*\),满足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其市场价格。矩形ABCD等于收入减去总可变成本。当企业的产量不等于\(Q^*\)时,企业会利润会下降。#

短期市场均衡#

在短期,我们假设市场内的企业数量不会发生变化,不考虑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的决策。因为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所以不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企业的最优生产条件即为短期均衡。

\[P = MC(Q^*) \geq AVC(Q^*)\]

图97所示,MC和AVC曲线呈U型,且MC曲线的上升阶段会通过AVC曲线的最低点。由这些特征可以推出,当\(P \geq \min(AVC)\)时,我们所找到的最优产量必然处于MC高于AVC曲线的部分。这表明企业在最优产量下的平均可变成本不会高于产品的市场价格,即由\(P=MC(Q^*)\)得到的最优产量,\(Q^*\),一定满足\(P\geq AVC(Q^*)\)这一条件。

\[ P\geq AVC(Q^*) \Leftrightarrow P \geq \min(AVC) \]

我们将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min(AVC)\))称为企业的停止营业点或关门点。

../../_images/L5-price-taking-short-run.png

Fig. 97 \(P\geq min(AVC)\)时,企业的最优产量满足\(P = MC(Q^*)\); 当\(P< min(AVC)\)时,企业的最优决策为停产。#

供给曲线#

企业的供给曲线为高于平均可变成本线部分的边际成本线,即逆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

\[P = MC(Q)\quad P\geq \min(AVC)\]

这是因为边际成本线告诉了我们,给定产品的市场价格,企业所愿意供应的最大数量是多少。市场的供给曲线是企业供给曲线的横向加总。

../../_images/L5-price-taking-supply-curve.png

Fig. 98 企业的供给曲线为高于平均可变成本线部分的边际成本线。#

利润的计算#

成本部分,我们有讲到传统上,将成本划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所以相应的利润,\(\pi\),计算为总收入减去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

\[\pi = R - VC - FC\]

我们有指出固定成本的本质并不是机会成本,因此,上式的利润会更接近会计利润,而非经济利润。因为固定成本是定值,所以,当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时,企业的利润有可能为正,为负(不会低于\(-FC\))或等于0。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当企业的利润为负时,企业是有可能不停产,而继续生产的。

../../_images/L5-price-taking-profit-calculation.png

Fig. 99 短期利润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当利润为负时,企业有可能继续成产。#

机床销售决策

某机床生产公司以每台3500元的价格(计划售价)将生产的KX-10型机床出售给某电器集团公司。经过试用一段时间后,电器集团公司提出订购100台机床,但只愿意报价2900元(不接受任何涨价)。对于机床公司来说,销售部得知这种机床的平均成本为3150元,其中平均固定成本为1520元,平均可变成本为1630元。

在面临这个情况时,机床公司有两个选择:

  • 选择1:拒绝。机床公司拒绝电器集团公司的出价并不接受订单。

  • 选择2:接受。机床公司接受电器集团公司的出价并接受订单。

请问企业应如何选择?

这里的关键在于理解固定成本不影响企业的选择。虽然电器集团提出的报价低于机床公司平均成本,但它高于机床公司的平均可变成本,所以机床公司应接受对方的出价。这说明企业的定价在平均可变成本之上,能收尽收。

长期市场均衡#

在长期,我们需要考虑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的决策,这会涉及到市场内企业数量的动态调整。在这里,退出市场并不一定代表企业整体退出市场,而可以是关闭一个工厂、分公司或者停止生产某种产品。

长期的均衡条件是没有企业有激励进入或退出市场,即商品的市场价格应该满足:

\[P = AC(Q^*)\]

这说明在长期,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内生决定的,企业在该市场价格下决定最优产量。结合最优生产条件,如果图100所示,可以得到商品的市场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P = MC(Q^*) = AC(Q^*) = \min(AC(Q))\]
../../_images/L5-price-taking-long-run-equ.png

Fig. 100 受价企业长期均衡:\(P = MC(Q^*) = AC(Q^*)\)#

长期可以理解为企业进入市场之前或者潜在竞争者的生产决策阶段。并不是在所有的价格下,潜在竞争者都会选择进入市场。例如,当市场价格低于其平均成本时,潜在竞争者必然不会选择进入市场。

首先,让我们考虑当市场价格高于平均成本( \(P > AC(Q^*)\))时的企业选择,即 \(P>\min(AC)\)。如图101所示,在这种情况下,潜在竞争者,如果进入市场,将会获得超额的回报,即所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益超过其成本,因此它们会选择进入市场,这会增加市场供给。随着供给的增加,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直到市场价格等于企业的平均成本(\(P = AC(Q^*)\))。需要注意的是,潜在竞争者能够进入市场争利,是因为受价市场没有门槛限制。

../../_images/L5-price-taking-long-run-higher-price.png

Fig. 101 当市场价格大于平均成本时,潜在竞争者会进入市场,市场供给增加,价格下降。#

其次,让我们考虑当市场价格低于平均成本(\(P < AC(Q^*)\))时的企业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潜在竞争者不会选择进入市场。对于市场内的企业来说,一些企业可能会因为无法获得预期的回报而选择退出市场,将其生产要素用于其他用途。当企业退出市场后,市场供给减少,商品价格上升,直到市场价格等于企业的平均成本(\(P = AC(Q^*)\)),如图102所示。

../../_images/L5-price-taking-long-run-lower-price.png

Fig. 102 当市场价格大于平均成本时,潜在竞争者会进入市场,市场供给增加,价格下降。#

企业退出市场的抉择

在现实中,企业退出市场的决策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预期的商品价格和要素成本等。当企业预期市场情况会好转或生产成本会下降时,即使在亏损时,企业可能也会选择不退出市场。此外,企业退出市场的决策也可能受到战略考虑的影响。因此,企业退出市场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此外,对于企业退出市场的决策,还有两点需要注意:

首先,在企业退出市场时,有些固定成本可以转换为可变成本,即可以获得返还或不再支付。例如,破产清算时不需要支付利息,生产设备可以出售,不再支付管理层或安保人员的薪酬等。固定成本能够转换为可变成本的比例越高,企业退出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大。

其次,根据企业同质性假设,当商品的市场价格低于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时,所有企业都会选择退出市场。然而,在现实中,很少出现所有企业同时关闭的情况。这是因为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存在差异。尽管它们具有相同的平均收益(等于商品的市场价格),但它们的上头成本或租值是不同的。对于租值较低的企业,当价格下跌时,它们可能会首先面临收入无法覆盖可变成本的情况,更容易做出退出市场的决策。因此,按照企业的租值水平从低到高进行排列,便是企业退出市场的顺序。

长短期统一考量

长期代表了企业进入市场之前的生产决策阶段,而短期则代表了企业进入市场之后的生产决策阶段。一旦企业进入市场,它所做的决策就属于短期决策。企业会根据市场价格和可变成本,决定最优的产量水平。

在长期决策中,对于潜在竞争者而言,投资是可变成本。但一旦进入市场后,这些投资或既定的合约支出会转换为固定成本,上头成本出现。因此,市场内企业的可变成本通常低于潜在竞争者的可变成本。当市场价格低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LAC)时,潜在竞争者不会选择进入市场。而只要市场价格不低于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AVC),市场内的企业仍然会继续进行生产。这表明市场竞争既会带来竞争压力,又能保护竞争。企业可以获得高于平均可变成本的回报,是因为企业进入市场需要承担一定的投资和成本。

企业和市场的供给曲线#

在长期,企业的供给曲线是位于平均成本线上的边际成本曲线。长期市场供给曲线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供给曲线,它描述的是长期市场均衡价格市场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每个点代表一个均衡状态,连接不同产量下的平均成本最低点形成的曲线即为长期市场供给曲线。这条曲线反映了市场的动态调整过程。因此,市场供给曲线的性状是不确定的,可能是水平线,也可能向右上方倾斜或向右下方倾斜。

市场供给曲线的性状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当市场总产量增加时,可能会导致要素价格上升,从而使企业的平均成本线向上移动,导致市场均衡价格上升,从而使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另一方面,市场总产量的增加可能有助于降低市场物流成本,使企业的平均成本线向下移动,导致市场均衡价格下降,从而使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根据长期供给曲线的性状,我们可以将行业分为三种类型:

  • 如果市场的长期供给曲线是水平线,我们将其对应的行业称为成本不变行业。

  • 如果市场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我们将其对应的行业称为成本递增行业。

  • 如果市场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我们将其对应的行业称为成本递减行业。

check【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