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从曼昆的经济学定义谈起#
在《经济学原理》中,曼昆将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社会如何管理稀缺资源的学问(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
该定义具有以下含义:
经济学的研究前提是稀缺性(Scarcity)。如果资源没有稀缺性,它们就不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
经济学关注资源的管理,即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问题,包括资源如何生产、生产多少、分配和使用等问题。更一般地说,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学问。
为什么经济学要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或者说,稀缺会带来什么影响,值得我们去研究呢?回答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稀缺的理解。
顾名思义,稀缺意味着数量有限。以两种矿产资源A和B为例,A在地球上的储备量非常丰富,远超B的储备量。然而,尽管A的储量丰富,但它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而B则没有明显的特殊用途。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哪种资源才真正具有稀缺性?直觉告诉我们,对于没有实际用途的资源,由于没有人需要,研究关于这种资源的配置问题似乎没有价值。因此,在经济学中,稀缺的含义并不仅仅是指数量有限,还有更深层次的界定。
稀缺(Scarcity)#
稀缺是指物品的供应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或需要。因此,稀缺并不是物品的一种自然属性,其存在与人们的需求相关。定义中的“人们”指人数不少于两人的群体或社会。在鲁滨逊的一人世界,也可能存在稀缺,但并不是我们的分析重点,因为只有在社会中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才需要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分配等问题。
若供应(或数量)不变,需求变化,物品的稀缺程度也会随之改变。这表明数量并不是判断物品稀缺程度的决定因素 —— 再多的供应,若不能满足需求,则仍是稀缺的;再少的供应,如果没有需求,也是不稀缺的。所以,对于上面提及的A、B两种资源,虽然A的数量多,但是相对于需求是不够的,所以A具有稀缺性;而B虽然数量少,但是没有需求,所以不是稀缺的。再如,教室里每一排座位的数量是一样的,但大家都愿意争坐前排,而非后排,且后排座位总有富余,那么,前排座位就具有稀缺性,后排座位对大家而言就不是稀缺的,何时想坐便能坐到;而若大家都希望在课堂上远离老师,那么,后排座位就具有稀缺性了。
既然稀缺受到需求制约,那么需求是什么呢?从本质上讲,需求是欲望的体现。稀缺暗含着这样一个假设: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或者说人是贪得无厌的——某一时刻欲望的满足便会升起新的欲望,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恰如《好了歌》所言,“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再如,“人常常是有了米面想酒肉,有了棉布想绸缎,有了土屋想砖房,有了摩托想汽车,有了百千想亿万,小官想当大官,大官想当皇帝,皇帝想长生不老……。”([], check page)
“Our tastes for goods are virtually limitless. … Once these wants are satisfied, our minds are just as capable of conceiving new wants as they are of conceiving ways of satisfying them …… We are perpetually in a state of hunger.” ([], check page)
可以说,稀缺是源于人们对有限资源的无限欲望。欲望无限而资源有限,则稀缺存在,这也说明即使在物质极大富足的社会,稀缺性也仍是存在的1。经济学并不对欲望进行探讨,仅将其作为一个给定的研究前提。
物品#
物品(Goods)可以定义为有胜于无的东西,涵盖一切有形和无形。市场上的所有商品或服务,知识,友情,智慧和美貌等等皆是物品。「有胜于无」也必然含义着其反面—— 无胜于有之物——的存在,我们将其称为厌恶品(Bads),比如,环境污染,病毒和无人需要的垃圾。厌恶品可以转换为物品进行分析,因此,我们只需关注物品即可。
「胜」是相对于人们的喜好或需求而言的;没有需求,也就无所谓“有胜于无”。所以,物品和厌恶品并不是一种物理属性。由于人们的需求存在差异性,同样的东西,有些人可能视为物品,而另一些人则视为厌恶品,比如烟酒等。
通常,我们关注的是一定范围内的整体——如某个群体、市场或社会——喜好或需求,即“胜”暗含着其所指对象需有范围界定。比如说,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现代文明是有胜于无的,如果没有电没有网,那么生活将会非常痛苦。但是,在美国有一群人被称为「Amish people」,他们是极端的原教旨主义者,其生活仍遵从中世纪欧洲的生活——拒绝现代化,不使用货币和物物交换。那么,对于他们而言,现代文明就是厌恶品而非物品。
经济物品和免费品#
物品可以划分为经济物品和免费品。经济物品是指多一些会更好的东西,即多胜于少,如,市场上的所有商品,假期或闲暇时光。曼昆定义中的稀缺资源便是经济物品。
「多胜少」必然含义着物品的供应是不足够的(不足以满足人们所需)。逻辑上,只有当物品不足够时,人们才会认为多一些会更好;若物品充沛,足以满足人们所需,如空气般取用不竭,那么,是不会有人在乎多获得一些的。我们把这种多一些也没有用处的物品称为免费品。当然,如果空气污染,如雾霾或沙尘天气, 人们可能会愿意多获得一些清洁的空气,那么清洁的空气就成为了经济物品。所以当条件变化时,物品的属性也会发生变化。
经济物品都是(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不足够的,而不足够正是稀缺的含义。显然,稀缺是经济物品的特征,可以认为,稀缺和经济物品在本质上是等价的。因此,经济学研究的都是经济物品的选择问题,在之后的部分,我们都将经济物品简称为物品。
既然(经济)物品是不足够的,不能满足人们所需,那么,这必然会涉及「谁得谁失」的物品分配(ration)问题。稀缺的影响便是围绕着分配问题所展开的,从本质上讲,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所做的一系列抉择及其所带来的爱恨情愁皆源自于此。
竞争与竞争准则#
我们将人们为获得其所欲求之物的行为活动称为竞争(Competition)。显然,「谁得谁失」的分配问题必然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形式的竞争。简言之,稀缺——当对一件物品的需求多于一人时——必然产生竞争。
假设我们现在有五本经济学教材,大家都希望得到。那么,大家为了得到教材会以何种方式竞争呢?是靠争抢,数学考试,排队,或是诗词背诵? …… 无论使用何种方式,它们背后都含义着一种获得教材的标准,如,以上方式的标准分别为体力/武力,成绩,先到先得和记忆能力。我们将决定谁能获取物品的标准称为竞争准则——对于所需之物,竞争准则决定了谁能得到,谁不能得到,或者说,谁「胜」谁「负」。
我们身边的竞争准则
大学的录取名额是稀缺的,其竞争准则为高考成绩(本质上是希望通过成绩反应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
游泳比赛的第一名是稀缺的,其竞争准则为速度;
学校讲座的座位是稀缺的,其竞争准则是排队领票,先到先得;
篮球比赛的胜者是稀缺的,其竞争准则是进球数;
市场(由价格机制引导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地方)中的商品或服务是稀缺的,其竞争准则为市场价格——愿意且可以支付价格的人获得商品,即价高者得。我们需要付出价格,才可以获得相应的商品或服务。
对竞争的三点说明#
一是竞争意味着获得物品需要付出代价。从逻辑上看,无代价付出,也就无所谓竞争,想得到便可得到。从本质上讲,不愿意付出代价争取多一点的,不会是「多胜少」,因此,凡是需要付出代价得到的物品必然是稀缺的。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准则为市场价格,所以获得物品的代价为货币形式——本质是放弃了使用与商品等值的货币购买其它商品的机会2。在没有使用市场的地方,我们会付出非货币形式的代价,比如,为获得更好的成绩所放弃的休闲是代价,提早到教室占座所放弃的其它安排是代价。并且,代价越高(比如,有些课可能需要前一天晚上去占座),含义着竞争越激烈,稀缺程度越高;反之,稀缺程度越高,也必然含义着竞争越激烈,代价越高。因此,代价反映了物品的稀缺程度,具体在市场中,价格反映了商品的稀缺程度。
研究生报考人数
2015至2022年,每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平均增长15.8%,2022年更是呈现爆炸性增长,比2021年增长80万,增幅为21%,总报名人数为457万(说明考研录取名额稀缺程度上升)。相应的,考研国家线,除少数专业外,分数线普遍大幅度上涨(说明竞争激烈程度上升)。
二是在竞争中,一定会存在此得彼失——「胜」者得到,「负」者失去。简单如我们每天吃的稀松平常的食物,也是从竞争中得到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2022年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报告中指出,在涵盖111个发展中国家的61亿人口中,约有12亿人生活在贫困中(日均生活费低于1.90美元),占61亿总体人口的19.1%。2022年,四川省高考一本录取率约为17.72%,这说明当有一位四川考生被一本院校录取时,会有将近五位考生是不能被录取的。再如,以价格为竞争准则的资源分配方式是「价高者得」, 想要但不能出价、可以出价但无意愿者皆不可得。
三是竞争准则影响人们的行为。竞争准则决定了「谁得谁失」,所以,为了获得所需之物,就需要依准则而调整行为 —— 竞争准则可以视为一种激励机制。比如,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会希望获得更多的货币收入,收入的增加意味着在不同物品的竞争中拥有更高的胜算。这会影响大家的高考志愿填报,很多同学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对专业未来工作前景的考量。
在弱肉强食的掠夺型社会,人们会选择强身健体,增加武力值。
现在学校里评奖学金会折算各种项目加分且力度较大,所以在项目申请季,我们会看到很多学生都在忙着准备项目申请。
简言之,竞争的目的是获得所需之物,其实现途径约束于竞争准则,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如在价格准则中获得货币收入、在学识准则中获得知识、在排队准则中满足先到要求、在论资排辈准则中满足年龄或资历要求。
在现实中,人们擅长的方面和偏好的准则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准则下,由于付出的代价不同,胜者和负者也会存在差异,如,会做生意之人不一定孔武有力。这也意味着,当竞争准则改变时,原来的“胜者”会有动力去反对变化。
综上,竞争准则影响人们的行为,决定物品的分配,可以说,经济准则决定了社会的经济运作([],p95)。然而,若定好竞争准则之后,大家都不执行,该怎么办呢?仍以分书为例,若竞争准则为成绩高者得,但如果有人作弊呢?或者,有人不认同分配的结果,直接将书抢走呢?(这些行为暗含着竞争准则已经发生了改变)这说明竞争准则本身并不能保证其真实施行,我们需要一些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如,作弊或者抢夺者会得到惩罚,以使竞争准则得以成立。这些约束被称为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定 —— 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有哪些行为,即对人们的权利进行界定,使竞争准则得以成立。没有游戏规则,竞争准则将如无本之木,形同虚设。比如,高考的游戏规则是不能作弊抄袭;学校讲座排队领票的游戏规则是不能插队;篮球比赛的游戏规则是不能打手犯规等。当游戏规则变化时,竞争准则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比如如果允许插队,那么,先到先得的竞争准则将不复存在。因此,我们可以说游戏规则是对竞争的约束,游戏规则决定竞争准则。
市场经济的基础(游戏规则)是私有产权制度。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入权,转让权,其中所有权并不重要,具有后三种权利便可认为拥有完整的产权,比如,我国商品房土地归国家所有,但是这并不影响房屋在市场上的交易。并且转让权的存在必然含义着收入权或使用权,或两者合并的存在。私产(产权私有)是指人与人之间有转让权的资产。私产的思想自古有之,如,《诗经.小雅.大田》:“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 遂及我私”。
游戏规则可分为硬性约束与软性约束。硬性约束指法律法规等明文的制度约束,软性约束包括习俗、传统、道德等无形的约束,比如我们通常会认为插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约束竞争的权利结构
约束竞争的权利结构可以分为四大类,而任何社会通常是四类并存的([], p128)。
第一类是以资产界定 ,即私有产权。
第二类是以等级界定权利,即曾经的干部同志按资历级别的排列。
第三类是法例管制。
第四类是风俗或宗教的约束。
总结#
经济学的研究前提是稀缺,没有稀缺便没有经济学,而稀缺根植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经济学的研究问题是围绕稀缺物品(经济物品)的分配问题展开的。
如图2所示,稀缺含义着竞争和代价,代价意味着选择与权衡(tradeoff)。这个链条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即选择含义着有代价,代价含义着竞争,竞争含义着稀缺。竞争受竞争准则与游戏规则约束,游戏规则决定竞争准则,竞争准则决定经济运作。
从中,我们可以(1)在既定竞争准则和/或游戏规则下,研究人的行为,资源的使用和财富的分配,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问题。微观经济学正是研究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或者(2)研究竞争准则和/或游戏规则,如,当游戏规则变化时,对竞争准则的推断,或对不同竞争准则的分析与比较等。
简言之,稀缺的影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可以说是涉及了人类长期存活的大问题。因此,稀缺使资源配置成为了一门学问,或者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的学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对经济学研究问题的界定还存在一层逻辑缺环:经济学是研究「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如社会资源是如何配置的以及为什么这样配置,还是「应该怎么样」的问题,如社会应该选择何种方式配置资产?这个问题涉及到经济学研究的两个分类: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 v.s. 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也可称为实证分析,认为经济学的目的是解释和认识世界,即,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可见,实证经济学应回避一切价值判断(value-free),仅呈现事物的本来面貌。
我们需要将positive与empirical一词相区分,empirical的中文翻译也是实证,其含义是经验主义——分析以经验或者观察为依据,或者是基于数据的分析。Empirical analysis (也翻译为实证分析)是Positive Economics的分析方法。
规范经济学的目的是回答「好不好」,「应不应该」的问题(what the outcome of the economy or goals of public policy ought to be)。回答这类问题必然要基于某一「好坏善恶」的标准,即某种价值观念。显然,不同的价值观会得到不同结论,或者,也可以说,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选择。比方说,素食和肉食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选择白月光或六便士也代表不同的价值观。价值判断属于伦理道德,并不基于我们的物质世界。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当价值观存在差异时,对问题的探讨通常会沦为毫无意义的争论。
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1966年发表了《实证经济学方法论(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一文,他认为经济学首先是实证经济学,很多规范方面的争议本质上在于实证分析的不足或缺失——规范分析应基于实证分析([])。的确,在同一价值观下,解决了「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应该怎么做」便会显而易见。
基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给经济学赋予一个一般化的定义:
经济学是解释人类行为的科学(张五常《经济解释》)
或者,经济学是研究人选择的科学(林毅夫《本体与常无》)。
这两个定义含义着前面介绍的一系列概念:人之所以选择,是因为有代价和竞争,代价和竞争源于稀缺,稀缺是经济学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说,凡是涉及选择的现象都是经济现象,都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此外,这个一般化的定义认为经济学是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听到经济学是科学的说法,那么为什么经济学是科学?或者说,什么样的经济学研究属于科学?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