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学是科学?#

经济学的理论构建基于演绎推理,基于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或人是自私的),运用逻辑推导,建立起了整个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经济学的着眼点是实证分析——解释人们的选择,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理论或提出的假说具有可证伪性。因此,基于证伪主义,可以认为经济学属于科学。

然而,与自然科学不同,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人。而人是不能任由研究者所操控的,因此,经济学不能真正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做可控实验;经济学的实验室只能是真实的世界。而如何由观察的数据推测因果关系并不是浅学问,2011年图灵奖获得主Judea Pearl曾言(真正的)智能机器的关键在于对因果推理的结合。

随机试验

探寻因果关系最完美和理想的方法是随机试验,然而在现实世界中,随机试验往往无法进行,可能的原因如:

  • 道德的考量:随机让人饮酒以研究酒对疾病的影响显然是违反道德的

  • 试验不可行(Infeasibility):分析不同社会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对人的社会属性随机分配不可行

  • 试验不可能(Impossibility):研究的事物无法随机修改,如DNA片段。

因此,如何从现实数据推断因果关系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学者自己既是研究者也是其研究对象,在分析现象时,不免会受到自身利益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难以置身事外。因此,客观判断比自然科学来的更为困难。在《经济哲学》中,罗宾逊夫人(英国经济学家)指出:“经济学本身就部分是各个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部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如,“效用的重点是证明自由放任的正确性”而“隐藏于自由放任之后的真相,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都在通过推动贸易和生产来征服领土并移植制度,以帮助自己国家的公民获得优势……自由贸易学说本身,实际上就是一份英国国家利益的规划书”([],check page)。

再回到产褥热的例子,赛美尔怀斯在公开发表了他对产褥热的研究后,曾一度遭到保守势力(包括他所在医院的院长)的责难和反对,并因此受到刺激患上了精神疾病。在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后,不幸在一次手术中手指受伤,感染败血症于1865年病逝。在他逝世10多年后,研究人员发现了链球菌等化脓性细菌,才证明了赛美尔怀斯当年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见解的正确性。可见,在现实中,自然科学也难免会受到主观意识或利益的干扰,难以做到绝对的理性和客观,更勿论经济学了。

以上两点——经济学的实验室是纷繁复杂的现实以及研究易受价值观的影响——便是为什么经济学门派很多,有些主张大相径庭的原因。曾有人戏言,“如果把100名经济学家关在一个房间里,他们会产生100种观点”。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认识世界、发现规律,但坚持真实和客观本质上是一个道德原则,其先决条件是正直和谦虚,反对任何形式的自利(check《经济学家应该如何选择》)。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理性人或人是自私的。该假设说明人类行为有目的性,具体包含两层含义:

  • 个人是所有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单位——集体的取舍与选择都是由个人所做出的。

  • 人们的选择取决于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人们在所面对的约束条件下,会争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做出最优选择:

    • 在成本一定时,做出他们认为是收益最高的选择;

    • 或是收益一定,做出成本最小的选择

    • 或是做出收益减去成本——即净收益——最大的选择。

成本收益分析可以理解为趋利避害。正如“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 《墨子. 大取》)。因此,所谓经济分析,其实就是对成本和收益的考量,这便是经济学的思维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收益和成本并不仅限于货币形式,也包括非货币形式,比如,时间,尊严,声誉,名誉等等,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通常,成本一词多用于货币形式,我们可以使用代价泛指货币或非货币形式的成本。(严格来讲,在大多数情况下,货币和非货币形式的收益和代价共同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对非货币形式的收益和代价的评估与我们所面对的局限条件和价值观有关。)

此外,理性人并不是在「上帝视角」(无所不知)下的「理性人」,理性只是在其所知的范围内或局限约束下的理性,不排除事后发现决策是错误的可能。这一点要特别牢记。有时候,愚蠢也是一个关键的局限条件,成本收益分析不等价于完美选择,「理性人」允许出错,也允许愚蠢

最优选择 —— 边际分析#

在此,我们想分析人们对某种物品的数量选择的最优条件,比如,消费者对市场上某种商品数量的选择,或者生产者对其产品数量的选择。

我们可以使用数学上的最优化问题求解最优选择的条件。假设被选择的物品是一个连续变量,比如产量,那么,基于「理性人」假设,生产者的目标是选择产量以最大化相应的收入与成本之差,即, $\(Max_x \quad Benefit(x) – Cost(x)\)\( 其中,\)x$代表产量。​

假设此最优化问题存在最优解,则最优产量,\(x^*\)​,应满足一阶条件, $\(F.O.C. \quad \frac{d Benefit(x)}{dx}|_{x^*} = \frac{d Cost(x)}{dx}|_{x^*}\)$

\(\frac{d Benefit(x)}{dx}\) 可以理解为增加一单位产量,对收益的影响,称为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用\(MB\)表示,同理,\(\frac{d Cost(x)}{dx}\)​称为边际成本,用MC表示。​因此,最优意味着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

\[MB(x^*) = MC(x^*)\]

边际分析思想的核心在于从最后一单位——即从边际——看选择,在现实应用中可以放松对变量的连续性要求。抛开上述数学公式,我们在直觉上可以这样思考:如果增加一单位产出,其所对应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显然,增产一单位净收益会增加;如果减产一单位,减少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么减产一单位净收益会增加。因此,最优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学习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条件,虽然它们的表达式会有所差异,但核心都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简言之,成本与收益是我们分析问题的角度,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决定了人们的最优选择

总量,平均量和边际量

总量是指总的数量,比如教室里所有学生的总体重。平均量是总量除以一个指定用来做平均基准的数量, 比如,人均体重等于总体重除以学生人数(平均基准)。边际量是指做平均基准的数量变动一单位所导致的总量的变动,比如,

  • 如果有一位学生走进教室,房间总重量增加,这个增加的重量便是边际量;

  • 如果有一位学生离开教室,房间总重量减少,这个减少的重量便是边际量

因此,新的总量等于原来的总量加上边际量,当边际量为正(负)时,总量增加(减少)。若增加一单位作为平均基准的数量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边际与平均量的关系(可以自己使用体重的例子思考):

  • 如果原平均量 > 边际量:新的平均量下降

  • 如果原平均量 < 边际量: 新的平均量上升

  • 如果原平均量 =边际量:新的平均量不变

「理性人」假设是不证自明的#

起初,理性人假设是源于对人本性的探讨。虽然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本性自私,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 货殖列传》)。但是,正如前面对演绎推理的介绍,在经济学研究中,人的本性为何并不重要,经济学只是将「理性人」作为一个非证即明的研究起点——与人的本质无关,不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一天,我们发现人是无私的或非理性的,也不能以此否定经济学理论,而是应该新建一个演绎体系,重新构建相关理论逻辑。

下面,我们通过张五常老师《科学说需求》一书中「白痴与加油站」的例子([]),进一步体会不能通过否定前提而否定结论的含义。

假设有一个建设加油站的任务,可供选择的地点有公路旁边,荒山,密林和海上。在这几个地方,只有公路旁边会带来收益,且收益大于成本。我们的问题是,加油站最终会建在哪里?

很显然,根据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成本收益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加油站一定会建在路旁。

再假设有一群对世事茫然不知的白痴,他们每人都获得了一笔启动资金可以用于建设加油站(启动资金仅用于建立加油站,若油站无收入,则自动倒闭)。因为是白痴,所以建设地点全凭喜好——有人把加油站建在荒山之上,有人建在密林之中,有人建在海上,也有人建在公路旁边。我们可以想一想,白痴建设加油站的最终结果可以证伪由理性人假设推出的结论吗?

启动资金仅用于建站,若没有收入,加油站会倒闭淘汰,那么最终,只有建在公路旁的加油站可以生存下来。因此,从最后结果看,虽然假设白痴是「理性人」是错误的,但是基于此假设,我们准确的预测了白痴最终将加油站建在路边的行为,于是,这些行为便是被解释了。而说这些白痴不知所为,所以加油站不会建在最有利可图的地方,是谬误。

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经济学可以推测白痴的行为呢?这是因为无论人的本性是理性还是非理性,自私还是无私,抑或两者兼有,其选择的结果都要受到经济规律的约束——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因此,基于「理性人」假设推出的理论,只要符合经济规律,就不会被证伪,我们的行为也就被经济理论解释了。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毛泽东《实践论》

何为经济解释?#

「理性人」是对人们所有行为的一般约束(所有行为选择都满足这个约束)。在解释人们的行为时,我们是否可以用这个基本假设直接做解释呢?

试想,如果可以直接做解释,那么在上例中,我们可以说之所以将加油站建在公路旁,是因为理性(收益大于成本);不将加油站建在海上,树林里,也是因为理性(成本大于收益)。进而,我们可以说,不论做什么,都是因为理性。又因为理性是心理,无法检验,和之前提到的人的行为是由自卑感所驱动的理论一样,经济理论将会沦为套套逻辑——什么都能解释,但是却无法做出确定性的推断。

那么,什么才是经济解释呢?基于证伪主义,具有科学性的解释不能源自观察不到或想象的事物。因此,做解释的应该是客观的事物或条件,并在经济学基本假设下,演绎出观察到的现象。换言之,经济解释需要回答的是:为什么在这个选择下,其收益是大于成本的?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加油站的例子中,将加油站建在路边的客观条件(影响人选择的条件即原因,也称为约束条件局限条件)是什么呢?

之所以建在路旁,是因为只有那里有收入。如果公路旁有收入这个条件发生改变,依据理性人假设,结论也必然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基于「理性人」的假设,「只有公路旁有收入」这个约束条件解释了将加油站建在公路旁的选择。理性是相同的,但是理性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的表现方式却是不一样的

约束条件/局限条件是因,被解释现象是果,连接因果链条的是经济学基本假设及其理论。约束条件或局限条件使我们能推断在什么情况下人会如何选择,如建或不建加油站,这样理论就有了内容,可以被事实验证。换言之,我们需要指出在不同的局限条件下,「理性人」假设会如何支配着人们行为的变化。之前我们所讲的竞争准则和游戏规则皆属于约束/局限条件。竞争准则或游戏规则变化,相应的成本收益会发生变化,所以,人们的选择会发生变化。

与基本假设不同,约束条件/局限条件不是非证即明,可以任意假设的。除了无可避免的简化外,约束条件/局限条件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可观察性,这样我们用其做解释时才可以推出确定的推断并由事实检验。经济学的科学性要求我们去探寻选择背后客观的约束条件或局限条件,而非心理因素的直接判断。

最后,我们用张五常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理性人」基本假设的总结:“虽然我们有理由相信自私是人的本质,是真理,是不可更改的,但从经济科学的角度看,这真理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自私作为一个辨证的基础假设,在这个起点上不容有争议。而以这假设来解释人的行为是否可取,要看这个及其他附带的假设能否推出一些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含义,在客观的以事实验证。在这个科学辨证的游戏中,因为逻辑有限,我们不能说人有时自私,有时不自私,以致在逻辑上我们无法推出任何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含义。”([],che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