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学什么?#
罗宾逊夫人曾说:“我学习经济学便是为了不受经济学家们的骗”([] check page)。 作为社会科学,经济学的实验室是现实世界,并且研究易受到自身利益和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我们学习不是去相信,而是要考虑与衡量。
我们学习的重点是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比如,成本收益分析、边际分析、供需理论、机会成本和租值的概念等,而非确定性的结论和观点。在阅读相关著作时,也要学习和理解作者是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在分析问题时,不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和当下,而是进一步看到事物的背后和未来。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不论它们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讲求实际的人自认为他们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可是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俘虏。在空中听取灵感的当权的狂人,他们狂乱想法不过是从若干年前学术界拙劣作家作品中提炼出来的。但是,不论早晚,不论好坏,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凯恩斯“Economists possess their full share of the common ability to invent and commit errors. … Perhaps their most common error is to believe other economists.”
———George J. Stigler
从本质上讲,任何学习都是一个洗脑的过程,庸人与智者的区别仅在于,前者只能被洗脑,而后者可以决定被谁洗脑。在佛经中,有关于辨别善知识的十点说明,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对知识的学习:
(1)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2)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3)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4)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5)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6)不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
(7)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8)不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9)不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10)不因为他是导师、大师,甚至自己的老师,就信以为真。
参考文献:【check】
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
亚历山大.伯德《科学哲学是什么》
卡尔.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
Hanson,N.R. ,1958,Patterns of Discove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irce,C.S. ,1937-1957,Collected Papers, I-VIII,Cambridge, Harv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