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选择理论:需求和供给的基础#
学习目标
理解消费集、偏好、无差异曲线和效用的概念,并能够解释它们在消费理论中的作用和意义。
理解偏好的五个基本假设的含义,并能够解释它们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理解为什么效用是序数的。能够解释为什么效用只能进行序数比较,而不能进行基数度量。
理解边际替代率(MRTS)和边际效用(MU)的定义和特征。
理解预算线的概念,能够解释预算线对消费者选择的限制作用。
理解消费者最优选择所满足的条件,并能够用经济学语言解释这些条件。
理解恩格尔曲线的含义,并能够推导其表达式。
理解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含义,能够计算和解释其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理解吉芬商品的前提,并能够应用这一前提判断商品是否为吉芬商品。
了解处理吉芬悖论的方法和策略,以解决吉芬商品所带来的问题。
在本部分,我们将学习消费者理论,其的目的是通过描述消费者如何做出消费选择,推出需求定律,即,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呈反向关系。
消费者理论假设消费者选择他们可以负担的最优商品组合。 这个假设涉及了四方面内容:
「商品组合」对应的概念是消费束。消费束是所有商品数量的集合,「消费束」的集合称为消费集。
「选择标准」对应的概念是偏好。偏好定义在消费集上,描述的是消费者对不同消费束的喜好程度。偏好可以使用几何和代数的方式进行表示。
「可以负担」对应的概念是 预算约束。预算约束是消费集的子集,描述的是客观现实对消费者选择的约束。在此,我们将约束简化为商品价格和收入:两者限制了消费者可以购买到的商品的数量。
「最优」对应的是在预算约束下,消费者的选择问题:在预算约束下,消费者会选择其最偏好的消费束。我们会分析最优选择(最偏好的消费束)所需满足的条件。商品的最优选择随其价格变化的关系即为需求关系。在最优选择的性质中,我们会分析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最优选择的影响,其中,价格对最优选择的影响是重点。